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光电辉映启新程!第六届世...
·LTO 20周年:产学研的“相...
·CIOP2025薄膜铌酸锂专题:...
·新天“光”耀韩国光博会!...
·重磅来袭!全数会 2025中国...
·至纯至亮的光:第二届单频...
·新发路观察+丨在长春看见更...
·克洛托光电闪耀长春国际光...
·重磅来袭!全数会 2025中国...
  业界访谈
·晶合集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永不消散的光谱——缅怀中...
·张晓东:扎根一线16年,从...
·钱临照:在战火中淬炼科研...
·锐科激光牵头,超高功率工...
·多家单位半导体激光器相关...
·山大教授徐现刚带领团队研...
·吴挺竹:深耕半导体光电芯...
·在AI时代重新定义“了解自...
·英诺激光正式参评“维科杯...
·一束光:激活一个产业 照亮...
  产经透视    
OPPO的国际化能走多远,决定在什么地方?
作者:cmh        来源:OFweek通信网 
日期:2024-11-14    阅读次数:218
副标题:

        据OFweek通信网,于2024年11月05日报道,每年的11月份,往往是手机厂商们发布旗舰新机的时候。但是,今年这个节奏被提前到了不少,近10款旗舰新机在10月份扎堆面市,其中就包括在月底发布的OPPO Find X8系列及旗舰生态新品。

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毫不讳言地表示,OPPO这次瞄准的目标就是苹果。“我们就是想转化苹果用户,说得直白一点,让苹果的用户有另外一种选择。”他说。

从OPPO Find X8系列的外观设计、性能、影像乃至售价等诸多方面观察,也明显都在对标最新发布的iPhone16。当然,对于OPPO Find X8能否有实力和苹果、三星掰掰手腕,刘作虎表示,要做高端就一定是直接跟苹果、三星竞争,这是必然的。而他对OPPO很有信心,“对比产品,我们非常有底气,我们的人像是最好的。”

确实如此,苹果、三星作为高端手机的代表,一直以来都是国产手机品牌想要挑战的对象。正是伴随着这种挑战,国产品牌不断进步,最终站到了苹果、三星真正角力的主战场,即全球手机市场,OPPO则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

 

1、步步为营,扎根国际市场?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OPPO出海15年的发展脉络,就是“步步为营,走出了一条从东南亚到欧洲再到拉美的独特道路”。而在方法论上,刘作虎那句“最好的全球化就是本地化”是最好的总结。

一位手机数码经销商告诉《节点财经》,在海外市场OPPO的发展确实不错,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已经成为头部品牌。

目前,OPPO已经将东南亚手机市场发展成自己的基本盘,其中在越南、泰国、柬埔寨排名第一,印尼排名第二。在较为成熟的欧洲市场,目前其暂排第五,葡萄牙、芬兰市场已达第二。拉美新兴市场中,其在墨西哥市场暂排第四,今年在快速开拓阿根廷、巴西市场。

从总的成绩来说,自从2009年进入泰国市场以来,OPPO已在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多万家零售店,成为唯一能在海外市场同苹果、三星硬碰硬的中国手机品牌。

OPPO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化上取得显著进步,战略方向的选择极为重要。用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的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每进入一个市场,都要扎实深耕,不要蜻蜓点水。这个市场做好了,自然而然会延伸到下一个。”

OPPO先是在东南亚市场立稳脚跟,先后拿下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大容量市场,通过长期的积累效应,为日后其面对更复杂、更高门槛的市场构建了足够的底气与抗风险能力。

这一点,在OPPO挺进欧洲市场时得到了充分体现。欧洲不同于东南亚,其普遍有着更高的门槛与标准。通过在东南亚市场探索的发展思路,OPPO先将法国、意大利等“中心国家”发展为锚点,然后再向周边国家稳步推进,进而站稳脚跟。

在《节点财经》看来,OPPO出海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实事求是,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随机应变,做到持续适配与创新。而也只有做到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市场中扎根,才真正具备了企业全球化的能力。

目前,OPPO已将目光投向被视为高潜能市场的拉美地区,这也是其利用全球化经验,拓展收入来源、扩大品牌影响力的上佳选择。而在全球手机市场走向存量竞争的当下,OPPO又该如何更上一层楼?

 

2、高端化成必经之路,苹果三星不思进取?

这里先要认清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态势。据Counterpoint、Canalys等多家市场调研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台以上,同比增长5%,结束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

其中,增长势头最强的是高端市场。从2018年到2023年,600美金以上价位段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远超市场整体水平。

所以,想在全球手机市场打开一片自己的天地,必须要拿下高端市场。而对于国内手机品牌来说,更是要摒弃以往的价格战,致力于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OPPO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当前的全球手机市场,也给了OPPO一个很好的超车机会。《节点财经》观察发现,目前市占率前两名的三星、苹果有些托大,迭代机型从产品设计到核心配置,采用的都是挤牙膏式的升级策略,缺乏进取心。比如9月份的苹果iPhone16系列发布会,被称为“史上最无聊”,因为缺乏创新饱受用户吐槽。

而这也给了OPPO更好的机会,在目前的市场占比中,OPPO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地位也在快速上升。

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OPPO在14个国家的500美元以上高价位段市场排名前三。Find X系列作为OPPO的高端产品线,2024年上半年同比上一代出货增长高达98%,表现持续上升。

以墨西哥市场为例,今年二季度OPPO手机的市场份额排行第四,与苹果iPhone市场份额接近。上半年其平均销售单价达到345美元(约2500人民币),是除苹果外墨西哥所有手机品牌中平均销售单价最高的厂商。

其实,OPPO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一直到2018年后,随着OPPO杀进欧洲市场,拿下了葡萄牙、比利时等欧洲发达国家市场,才逐步打响了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

众所周知,中国手机品牌虽然一直牢牢把持着全球智能手机的最高份额,但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仍不够强势。OPPO的成功意味着国产品牌从此多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但是,全球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OPPO要在未来站稳脚跟并更进一步,又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呢?

 

3、技术创新开路,未来能够走多远?

从目前的情况看,AI已经成为OPPO寄予厚望的重点突破方向。当然,不只是OPPO,其它品牌也都非常重视AI技术,谁能够笑到最后,既要看实力,也要看决心。

2024年初,OPPO成为第一家宣布把AI作为核心战略的国产手机品牌,发布了首款在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模型的AI手机。不难感受到,OPPO对AI这个方向非常笃定,几乎做到了ALL IN。

一位IT通讯专家告诉《节点财经》,最近几年,手机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而AI技术的出现是一个突破点,会成为品牌竞争的下一个战场。

OPPO的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AI上,毕竟别的品牌也都在做,其在细节方面下的功夫更值得关注。《节点财经》观察发现,全球手机市场,特别是在高端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花更多钱,购买能长期使用的高品质设备,而产品的高端气质,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

谁在细节方面做得更好,更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就能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取得突破。

OPPO在小折叠屏手机Find N2 Flip上的经验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这款高端手机采用了不同于三星的、实用性更强的竖向大外屏,搭载了OPPO自研的、更具创新性的铰链工艺。在展开屏上,用户几乎看不到折痕,虽然都是折叠屏,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所以,这款产品的市场表现非常好。

当然,高品质创新的背后,必然是企业过硬的研发实力。2023年,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位列中国第四、全球第九,这意味着OPPO已连续五年跻身全球前十。而在其所有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91%。

未来,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技术创新则决定了品牌能够走多远。OPPO从东南亚起步,在欧洲取得突破,再到征战拉美“高潜能市场”,其步步为营,持续高端突破的道路已经得到证明。OPPO还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值得保持关注。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飓芯科技获3亿元B轮融资 加速大功率蓝绿光激光...
·21发21中,中国电科面向国际客户展出“天穹”...
·首次发布!中国电科三大产品品牌引领低空经济...
·107亿→272亿背后,超快激光的三大技术裂变
 
  产业资讯
 
·中国电科面向国际客户展示“天穹”激光武器战...
·红外热成像行业产业链图谱、技术演进与市场格...
·2025年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
·超强激光脉冲实现单次全结构测量
 
   
  技术动态
 
·颠覆性升级!挪威科技大学重塑激光技术未来
·颠覆性升级!挪威科技大学重塑激光技术未来
·武汉理工大学:“掺杂+退火”突破超低吸收光学...
·超轻柔性热防护材料开发获新进展
 
  技术专题
 
·“乐高式”标准化量子点片上光源及放大器问世...
·“乐高式”标准化量子点片上光源及放大器问世...
·香港城市大学王骋:低功耗薄膜铌酸锂电光频率...
·合成时域晶格捕捉量子“穿墙术”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050s ( Load:0.003s Init:0.002s Exec:0.035s Template:0.010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1,74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