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光电辉映启新程!第六届世...
·LTO 20周年:产学研的“相...
·CIOP2025薄膜铌酸锂专题:...
·新天“光”耀韩国光博会!...
·重磅来袭!全数会 2025中国...
·至纯至亮的光:第二届单频...
·新发路观察+丨在长春看见更...
·克洛托光电闪耀长春国际光...
·重磅来袭!全数会 2025中国...
  业界访谈
·晶合集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永不消散的光谱——缅怀中...
·张晓东:扎根一线16年,从...
·钱临照:在战火中淬炼科研...
·锐科激光牵头,超高功率工...
·多家单位半导体激光器相关...
·山大教授徐现刚带领团队研...
·吴挺竹:深耕半导体光电芯...
·在AI时代重新定义“了解自...
·英诺激光正式参评“维科杯...
·一束光:激活一个产业 照亮...
  产业资讯    
研判2024!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应用领域分析
作者:cmh        来源:智研咨询网 
日期:2025-01-13    阅读次数:1056
副标题:

       据智研咨询网,于2024年10月15日报道,内容概况:当前阶段,我国在红外探测器领域的研究已从单元、线列阶段跨越至红外焦平面技术,产品迭代升级至第四代,这一显著进展极大地推动了下游相关应用技术的持续进步。随着产品线的不断拓展,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备的红外探测器研发与生产体系。2023年,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产值为26.83亿元,同比增长9.92%。

 

一、行业概述

红外探测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感知红外辐射的仪器,它可以将红外辐射转变为可见的电信号,以实现对热源、运动事物、人体等目标的侦测和分析,广泛应用于军事、安防、医疗、工业等领域。红外探测器按工作原理主要分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按响应波长可以分为短波红外探测器(1-3μm)、中波红外探测器(3-5μm)、以及长波红外探测器(8-14μm),按工作温度可以分为制冷型探测器和非制冷型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分类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起步阶段,中国红外探测器的研究工作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单元和线列红外探测器的研发上。这一阶段的红外探测器以单元和多元器件为主,通过光机串/并扫描成像,技术相对基础。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如夜视仪等军事装备中。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探测器开始从单元、线列向红外焦平面阵列(FPA)发展,产品性能显著提升。以4x288为代表的扫描型焦平面探测器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标志着中国红外探测器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了军事领域外,红外探测器开始逐步向民用领域拓展,如安防、监控等领域。

21世纪初至今的成熟与创新阶段,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在材料、器件工艺、读出电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产品性能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红外探测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从制冷型光子探测器到非制冷型热探测器,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红外探测器在安防、监控、航空航天、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红外探测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和芯片制造等。原材料包括用于制造探测器的材料,如碲镉汞、氧化钒、非晶硅、滤光片、电阻等。芯片制造涉及到MEMS传感器和CMOS读出电路的制造,这些是探测器的核心部分。产业链中游为红外探测器生产制造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军用领域包括精确制导、夜视设备、军事车辆辅助驾驶等,民用领域包括安防监控、电力设备巡检、工业测温、户外运动等。

 

红外探测器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四、行业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在红外探测器领域的研究已从单元、线列阶段跨越至红外焦平面技术,产品迭代升级至第四代,这一显著进展极大地推动了下游相关应用技术的持续进步。随着产品线的不断拓展,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备的红外探测器研发与生产体系。2023年,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产值为26.83亿元,同比增长9.92%。

 

2016-2023年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产值情况

红外探测器是红外系统的核心,是探测、识别和分析物体红外信息的关键部件。根据能量转换方式,红外探测器可以分为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两大类。热探测器的工作机理就是基于入射辐射的热效应引起探测器材料温度变化。探测器材料某些物理性质会随着温度变化发生改变,通过测量这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就可以测出材料吸收辐射的大小。热探测器利用的热效应,热吸收与入射辐射的波长无关,热敏单元的温度变化较慢,室温环境下就可以观测到热敏单元的温度变化。

光子探测器是基于入射光子流与探测器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光电效应。探测器通过测量光电效应的大小可以计算得到吸收辐射的大小。光电效应是半导体中电子吸收光子而产生的效应,通常情况下,必须将半导体冷却到较低温度才能够观测到光电效应。同时,入射光子能量要大于一定值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所以光子探测器具有截止波长。

 

热探测器与光子探测器对比

红外探测器应用领域分为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其中,红外探测器最早运用在军事领域,从上世纪70-80年代就逐步应用于海陆空战场,应用场景包括军事侦察、监视和制导等方面,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及产品换代,目前红外探测器在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军队的普及率较高,红外成像、红外侦察、红外跟踪、红外制导、红外预警、红外对抗等在现代战争中是很重要的战术和战略手段。

 

红外探测器在军事上的应用

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各种适于民用的低成本红外像设备出现,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红外热像仪行业已充分实现市场化竞争,各个企业向市场不断推出价格更低、性能更好的非制冷型红外热成像仪,在电力、建筑、执法、消防、车载等行业的应用领域不断的扩大。

 

红外探测器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五、行业发展趋势

红外探测器作为能够感知和接收红外辐射的电子元件,在安防、消防、电力、医疗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1、高分辨率和小型化

高分辨率和小型化是红外探测器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探测器的分辨率和清晰度正在不断提高,使其能够获取更加准确和详细的目标信息。同时,小型化将使红外探测器更便于携带和集成到各种设备中,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未来,随着纳米技术和微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红外探测器有望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小的体积,从而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2、多光谱和多色探测器

多光谱和多色探测器是红外探测器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红外探测器主要依赖于单一波段的红外辐射进行探测,而多光谱和多色探测器则能够同时探测多个波段的红外辐射。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目标信息,还可以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光谱和多色探测器将成为红外探测器市场的重要产品,并在安防监控、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中国红外探测器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主要包括安防、消防、电力、建筑、医疗、户外消费和个人视觉系统等。其中,电力和安防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消防领域的需求潜力巨大。随着智慧电网、智慧城市和智慧安防等概念的提出,红外探测器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同时,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新兴领域,红外探测器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前景广阔。

 

4、技术创新与国产

技术创新是推动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非制冷型热探测器技术、MEMS传感器芯片和CMOS读出电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红外探测器的性能,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更加适用于民用领域。同时,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未来将有更多企业具备出口条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产化方面,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也在积极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飓芯科技获3亿元B轮融资 加速大功率蓝绿光激光...
·21发21中,中国电科面向国际客户展出“天穹”...
·首次发布!中国电科三大产品品牌引领低空经济...
·107亿→272亿背后,超快激光的三大技术裂变
 
  产业资讯
 
·中国电科面向国际客户展示“天穹”激光武器战...
·红外热成像行业产业链图谱、技术演进与市场格...
·2025年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
·超强激光脉冲实现单次全结构测量
 
   
  技术动态
 
·颠覆性升级!挪威科技大学重塑激光技术未来
·颠覆性升级!挪威科技大学重塑激光技术未来
·武汉理工大学:“掺杂+退火”突破超低吸收光学...
·超轻柔性热防护材料开发获新进展
 
  技术专题
 
·“乐高式”标准化量子点片上光源及放大器问世...
·“乐高式”标准化量子点片上光源及放大器问世...
·香港城市大学王骋:低功耗薄膜铌酸锂电光频率...
·合成时域晶格捕捉量子“穿墙术”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042s ( Load:0.003s Init:0.002s Exec:0.035s Template:0.001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1,362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