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光电辉映启新程!第六届世...
·LTO 20周年:产学研的“相...
·CIOP2025薄膜铌酸锂专题:...
·新天“光”耀韩国光博会!...
·重磅来袭!全数会 2025中国...
·至纯至亮的光:第二届单频...
·新发路观察+丨在长春看见更...
·克洛托光电闪耀长春国际光...
·重磅来袭!全数会 2025中国...
  业界访谈
·晶合集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永不消散的光谱——缅怀中...
·张晓东:扎根一线16年,从...
·钱临照:在战火中淬炼科研...
·锐科激光牵头,超高功率工...
·多家单位半导体激光器相关...
·山大教授徐现刚带领团队研...
·吴挺竹:深耕半导体光电芯...
·在AI时代重新定义“了解自...
·英诺激光正式参评“维科杯...
·一束光:激活一个产业 照亮...
  产业资讯    
中国卫星构建全球可持续发展“太空之眼”
作者:cmh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期:2025-04-03    阅读次数:485
副标题:

       据中国科学报 高雅丽,于2025年03月31日报道,505公里外的太空,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正在以每轨300公里的幅宽、30米空间分辨率的观测能力,精细刻画着人类活动的痕迹,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量化评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撑。

作为全球首颗专门服务于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科学卫星,SDGSAT-1已经进入了在太空工作的第4个年头。目前,SDGSAT-1已获取超过42万景的全球覆盖数据,数据量达到1.8PB,并通过“SDGSAT-1开放科学计划”向全球共享,已有104个国家的科学家使用这些数据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决策工作。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主任郭华东说:“‘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DSP国际科学计划)已获UNESCO批准,SDGSAT-1可以提供宏观、动态的高精度数据,我们将进一步扩展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形成覆盖‘人类活动痕迹’全要素的观测体系。”

 

使命独特的科学卫星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2024年,我国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发展路线图第一阶段提及任务方向中包括“人类活动痕迹精细观测”。

郭华东表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议程)的实施面临数据缺失、指标体系研究不足等诸多挑战,SDGSAT-1搭载了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三种有效载荷,通过全天候协同观测,精细刻画人类活动的痕迹,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指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目前,SDGSAT-1数据已在多个场景与领域取得显著应用成果,在城市监测与管理、环境质量监测、农业与生态、应对自然灾害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卫星数据的研究已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内容涵盖“消除贫困”、“清洁能源”、“气候行动”等10个可持续发展目标(goals)中的近20个具体目标(targets)的指标。

例如在城市精细化监测与管理能力方面,SDGSAT-1的彩色微光数据提供了夜间灯光的光谱特征,照明类型提取精度超过80%,照明道路数据产品精度高于90%,可用于分析道路夜间照明率,保障夜间出行安全,填补部分开放街道地图路网的缺失数据,为交通规划、出行导航、城市土地管理与建设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

在土地沙化监测方面,此前在轨卫星搭载的热红外传感器存在有效载荷少、空间分辨率低、覆盖能力差等不足问题,SDGSAT-1搭载的多时相热红外载荷,以30米空间分辨率与300 千米幅宽优势弥补了不足,助力实现大尺度土地沙化程度的高精度监测。

以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沙地为例,SDGSAT-1成功实现了大尺度土地沙化程度的监测,监测结果的总体精度达到85%以上,构建的二氧化硅评估指数为全球及区域的土地沙化监测贡献了可借鉴的新方法。

此外,SDGSAT-1多谱段载荷深蓝与红边特色波段的设计和高分辨率优势,实现了跨海域、多类型有害藻华的提取和识别,有效识别了黄海的浒苔绿潮、大西洋的马尾藻金潮、中国南海大亚湾的红色夜光藻赤潮、印度洋阿曼湾的绿色夜光藻赤潮和中国渤海的黑水等海洋典型有害藻华,藻华范围的提取精度达到85%以上。

 

打造全球合作“数据桥梁”

2022年9月,SDGSAT-1数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SDGSAT-1各类成果、产品、报告也在SDGSAT-1开放科学计划官网集中上线,助力各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决策。这颗卫星不仅是中国科技的“名片”,更成为全球科技合作的“数据桥梁”。

随着DSP国际科学计划的逐步推进,郭华东指出,SDGSAT-1的数据共享机制与DSP计划的全球协作目标高度契合,已经支撑了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数据产品、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数据产品、伊比利亚半岛光污染数据产品等。

“例如非洲和小岛屿国家通过卫星数据监测海岸线变化,提升了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责任担当。”郭华东说。

与此同时,SDGSAT-1的热红外、微光及多光谱数据为DSP计划构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数智平台提供了高分辨率、多时相的空间观测数据,热红外和微光影像被用于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与能源消耗的关联性,支撑可持续城市的指标评估。

通过数据链接,全球科研人员可以详细了解卫星数据、产品、SDGs评估应用等细节,分析卫星数据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存在和问题、广泛适用性以及重要科学意义。

 

构建星座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5年距离联合国2030年议程的最终期限仅剩5年,“国际社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和政策改革,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后半程进度。”郭华东强调。

以SDGSAT-1为起点,SDG中心在目前的可持续发展卫星观测联盟的基础上,计划进一步扩展可持续发展卫星虚拟星座,形成覆盖“人类活动痕迹”全要素的观测体系。

郭华东介绍,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初步规划由9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将针对不同应用指标设计相应载荷和参数,实现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加精细、准确、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他强调,SDG中心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卫星星座的建设,利用卫星数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为落实2030年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注入创新动力。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飓芯科技获3亿元B轮融资 加速大功率蓝绿光激光...
·21发21中,中国电科面向国际客户展出“天穹”...
·首次发布!中国电科三大产品品牌引领低空经济...
·107亿→272亿背后,超快激光的三大技术裂变
 
  产业资讯
 
·中国电科面向国际客户展示“天穹”激光武器战...
·红外热成像行业产业链图谱、技术演进与市场格...
·2025年中国红外探测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趋势...
·超强激光脉冲实现单次全结构测量
 
   
  技术动态
 
·颠覆性升级!挪威科技大学重塑激光技术未来
·颠覆性升级!挪威科技大学重塑激光技术未来
·武汉理工大学:“掺杂+退火”突破超低吸收光学...
·超轻柔性热防护材料开发获新进展
 
  技术专题
 
·“乐高式”标准化量子点片上光源及放大器问世...
·“乐高式”标准化量子点片上光源及放大器问世...
·香港城市大学王骋:低功耗薄膜铌酸锂电光频率...
·合成时域晶格捕捉量子“穿墙术”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042s ( Load:0.003s Init:0.003s Exec:0.035s Template:0.001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1,336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