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记注密码   忘记密码?
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明星企业
 
  支持单位
  展会专题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
·延续全球范围DeepSeek热,...
·2025深圳国际红外技术及设...
·报名启动 | 第一届智能光学...
·2025年慕尼黑国际光博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功率...
·定档八月,第十六届国际信...
·第七届全国环境光学学术会...
·第二十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
  业界访谈
·胡丽丽:打造激光器“心脏...
·俄罗斯人眼中的空基激光武...
·声学传奇——马大猷
·DeepSeek式创新,年轻科学...
·杰普特黄治家|中国激光如何...
·除了掺铥激光器,锐科还有...
·被美国无情抛弃后,他下决...
·武汉市新型显示产业创新联...
·武汉东湖高新区署名长文:《...
·从量子点到QLED,科研路上...
·面对下一代高功率激光,我...
  基础知识    
看!空中闪耀着“中国星”
作者:cmh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22-03-23    阅读次数:1714
副标题:

        据新华网 王珏玢 邱冰清,于2022年03月22日报道,有种属于天文的浪漫,叫让你的名字闪耀在星辰大海。

       1928年,青年天文学者张钰哲在美国发现一颗小行星,这也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它被命名为“中华星”。自“中华星”始,9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闪耀在广袤的天宇。天空中有哪些“中国星”?为什么天文学家要“追”小行星?中科院天文专家为您解开天空中的“中国奥秘”。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主任赵海斌介绍,宇宙中发现的各类天体,目前只有小行星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命名。一般来说,由发现者向国际天文联合会进行提名,经过审核批准,命名会向国际社会公布。小行星命名一旦确定,就永久不可更改。

      “为小行星命名既凝结着科研工作者的心血,也寄托了人类美好的愿望,天文学家将其看作一项浪漫的殊荣。”赵海斌说。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的小行星探测起步较晚,但在天文学者的努力下,闪耀在天空中的“中国星”数量越来越多,涉及面也越来越广。

      ——有“地名星”: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都有对应的以行政区名命名的小行星,比如北京星、上海星、山东星、江苏星;

       ——有“神话星”:比如女娲星、嫦娥星、烛龙星;

       ——有“事件星”:比如神舟星、奥运志愿者星、北京奥运星;

       ——有“古代名人星”:比如张衡星、祖冲之星、孔子星、老子星、司马迁星、李白星、杜甫星、苏东坡星、郭守敬星;

        ——有“现代科学家星”:比如李四光星、吴健雄星、王绶琯星、叶叔华星、周光召星、叶培建星等。为了表达对张钰哲的敬意,197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告将美籍华裔天文学家邵正元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钰哲星”。

        为什么科学家要观测、追踪小行星?赵海斌介绍,小行星是可能与地球“密接”的一类天体,发现和追踪它们有助于人类掌握地球可能遭受的安全威胁,进而保卫地球安全。

       目前天文学界公认,直径达到140米、运行轨道距地球750万千米之内的小行星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人类已发现这类小行星2000多颗,只占总数的40%左右。

        目前,我国已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是主力设备。同时,中国天文学者还在推动建设更大口径的下一代近地天体监测设备,以提高观测能力,期望在国际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  
姓名: 匿名
主题:
请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注册新用户
  产经透视
 
·日本AR眼镜市场解析:终端以外,还是强得很
·总投资3亿元,这一激光装备项目封顶
·又一激光通信数亿元A轮融资,推进中继卫星发射...
·波长光电:预计2025年红外光学业务收入及毛利...
 
  产业资讯
 
·美国新一代空间望远镜发射在即
·超越视界 全面感知,光鉴科技Nebula 400深度相...
·开工建设!这些光电项目争创“加速度”
·我国半导体磁流体密封装置国产化起步晚 浙江微...
 
   
  技术动态
 
·告别体内模糊成像!强双光子声光调制实现成像...
·无人机搭载高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系统 效率...
·西安光机所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征世科技成功研发30mm×55mm单晶金刚石散热片...
 
  技术专题
 
·飞秒激光直写光子灯笼型模式复用器件
·多芯光纤成像:热膨胀技术提升光学性能
·基于光子晶体圆偏振态的多功能成像
·无光引发剂的多光子光刻
 
 
首页 激光与红外杂志 产业报道 光电技术 企业展台 产品展示 供求市场 展会专题 最新公告 关于我们
您是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激光与红外杂志 京ICP备05019986号 Copyright©2004 www.laser-infrare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 0.048s ( Load:0.003s Init:0.003s Exec:0.033s Template:0.010s ) | DB :12 queries 0 writes | UseMem:1,703 kb